【论文摘要】“电视节目策划”是广电新闻、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节目解析能力、选题能力、策划案写作能力等,最终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主体支撑作用。然而,研究各大高校的教学大纲、教材、相关文献,目前的教学模式尚存在一些缺陷,因此,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分析,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电视节目策划;产业价值链;教学改革;创意一、高校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
(一)单向的理论讲授
以理论讲授为主,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电视诞生至今,已有六七十载,相关理论建构已相当丰富。部分高校在“电视节目策划”的教学中,停留在照搬理论的层面,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方法,尽管有些教师来源于媒体,在教学上也仅仅以传授从业经验为主,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的方式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忽视了学生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一来,学生上课状态不佳,缺乏学习热情,甚至难以理解空洞、抽象的内容,课后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更是逐步衰退。往往这类上课方式所关联的课程考核方式,就是一张期末试卷,考核内容以死记硬背为主,完全达不到检验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项目式教学
在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部分高校主张“项目式教学”,也就是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加入实训内容,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设定的各个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天津师范大学、河北传媒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等各大高校均在近年来的课程建设中相继推进“项目式教学”,事实说明,这一教学模式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教学成果。无论学生是否出于学习热情,他都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完成课程规定的阶段性任务,获得一定的学分,这样一来,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然而,它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最终导致“项目式教学”徒有其名,未能发挥切实的作用。
二、出现的问题
(一)定位含糊不清
电视节目策划就是指“在策划之初,进行充分的调查与准备,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观众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对节目的定位选题、整体风格、特定内容、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流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并判断和预测节目发展变化的趋势”。它的涉及面很广,不但包括媒介形象品牌策划、频道的整体策划,还包括栏目的运作策划、节目的具体策划等。部分高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没有根据本校学生的基础、专业培养的目标、媒体资源的占有情况等做出合理的规划,而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笔者在第一年的教学中,未能意识到定位问题,仅仅参考了本校以往的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选用教材进行教学,虽然在具体教学中,加入了新鲜的案例,但由于涉及面太广,导致该课程未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实践意义,学生分析电视节目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学会了电视节目策划案的写作,遗憾的是,优秀的创意方案未能出现,或者说创意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升。
(二)理论缺乏实用性 |